Studio Press

Just another Blogger Blog

ad

找到李劼

前几天在新浪博客,找到李劼的博客“李劼的自言自语”,心里为之雀跃,久悬的心也终于放下。离开华东师大已经整整十年了,在封闭的自我空间里,与人世隔绝的状态里生活也整整5年了。特别怀念在师大度过的日子,最怀念的当是李劼。最初只是听说他去了美国,以后便音讯全无,只能在网络上找到他的旧文,聊以慰怀。新浪博客性能不太好,在firefox下很慢,ie下好一点,我注册了新浪以后就没有用它。浏览李劼的博客,感觉又回到了他的课堂,梦呓般的自言自语,让人一下子进入本真的状态,无所顾忌地沉醉在文学和文化的狂欢之中。
听了李劼整整一年的课,上的是欧美文学,用英语上。李劼的英语语音不太准确,用语却极为讲究,我花了好久才适应。那时候他给我们看了很多电影,其中有当时还很少有人知道的“苦月亮”,我们在真正的电影文学里徜徉。我还记得每节课放电影时,教室里静悄悄的,绝对可以听到针掉在地上的声音。王光又从李劼那儿借了很多录像带(当时还很少见到VCD),其中包括“红白蓝”,“辛德勒的名单”。王光比我高一届,好多关于李劼的事情我都是从他那儿知道的。
每一堂课,都会让我惊讶,惊讶于他对文学和文化的洞穿,惊讶于在这样的洞察力下却纯白得没有瑕疵的纯粹与本真,惊讶于他似火山般的源源不断的能量。长期的传统教育形成的文学观念在火山中迅速瓦解,一年时间太短,我还没有来得及形成新观念就没有机会向他请教,所以我根本不敢妄称是他的学生。这几年通过网络读了他不少的文章,在李劼的文字世界里领受阳刚之气的滋养,不再那么徘徊。中国的文学所缺的就是这种阳刚,处处是名利的阴霾,到处是虚假的眼泪、矫揉造作的笑容,久而久之我们已经不会大笑,不会痛哭,没有冲动,成为一个个精神太监,在权力和尊严的夹缝里无所是从。
李劼不精致,甚至拒绝精致,一副天真烂漫的笑容,有时像一个小男孩,有点顽皮。他的纯粹接近天使,他的真实接近魔鬼;慈悲时有弥勒心肠,怒目时有金刚面孔,我找不出单个词可以比喻他。
找到李劼,我找回了一度失去的精神源泉,哪怕不从事文学,心田也不会干涸。

0 评论: